(文 叶章薇 张健 图 王斯韵)2025年11月6日,研究生分类培养工作推进会在南望山校区东区教学综合楼A708会议室圆满召开。本次会议聚焦研究生分类培养、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项目推进以及专业学位教育改革等核心议题,进行交流研讨,并就部署下一步工作。研究生院院长赵葵东主持会议,各培养单位分管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长、2025年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项目负责人以及研究生院相关领导共同参会。

会议伊始,赵葵东介绍了会议背景与议程,强调了在进入新发展阶段后推动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深化产教融合的紧迫性与战略意义,并对后续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在专题汇报环节,研究生院副院长刘雪梅系统介绍了高等研究院专项工作的进展情况。结合安徽、甘肃等地的申报政策,刘雪梅详细梳理了高等研究院的申报条件、支持政策与申报流程。她还强调,学校已正式启动“本-硕-博”贯通培养计划,希望各培养单位于11月下旬完成选拔工作,加快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
卓越工程师学院副院长黎伟围绕培养背景、学院基础、实施办法与未来展望等四大模块,全面解读了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项目的政策框架与实施路径。通过持续推进卓越项目建设,学校将逐步构建起多学科覆盖、多层次衔接的工程师教育体系,为国家战略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随后,会议现场举行了2025年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项目任务书签署仪式,标志着新一轮联合培养工作正式启动。

研究生院副院长易明就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进行了专题汇报,系统阐述了基地建设对深化产教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作用,全面介绍了当前基地建设的进展与成效,并进一步明确了规范化管理的具体要求。易明提出了今后基地建设推进路径与详细安排,强调要通过提质增效不断强化基地的育人功能,致力于构建更加稳定、高效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实践平台,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与产业发展需求。
研究生院副院长成中梅讲解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分类评价机制改革的政策依据,详细介绍了申请学位实践成果认定的实施细则,重点阐释了成果评价的标准与流程。成中梅表示,此项改革致力于构建以实践创新为导向的专业学位评价体系,最终目标是全面提升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会议最后,赵葵东做总结发言。他强调各培养单位要高度重视研究生分类培养工作,压实责任、狠抓落实,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他呼吁全体与会人员以此次会议为新的起点,进一步增强协同、凝聚共识,合力推动学校研究生教育迈上更高质量、更具特色的发展新阶段。
本次会议回顾和总结了学校研究生教育深化改革的阶段性成果,明确了未来研究生分类培养的方向与重点,为构建高水平研究生培养体系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