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院新闻动态

我校在“地幔深部富铁熔体起源”领域研究取得新进展

来源: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作者:发稿时间:2017-06-15 08:32浏览次数:

(通讯员许峰王小龙)近日,我校地球科学学院刘勇胜教授团队在国际著名期刊《地球化学和宇宙化学学报》(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T1)发表题为《铁在石榴石中相容性的压力依赖性与富铁苦橄岩成因》(Pressure-dependent compatibility of iron in garnet: Insights into the origin of ferropicritic melt)的学术论文,揭示了地幔富铁熔体新的形成机制,对理解深部地幔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铁对地幔矿物/熔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如,密度、粘度、电导率、地震波速等)以及地球动力学过程(如,地幔对流)具有重要影响,了解深部地球富铁熔体的分布与起源是地球科学领域的重大基础问题之一。富铁苦橄岩(ferropicrite)是一类极端富铁的岩石,可能起源于一个异常富铁的地幔源区,携带有重要的深部地幔物质的信息。在此背景下,刘勇胜教授研究团队选取中国东部渤海湾盆地无棣新生代(0.73 Ma,华北最年轻火山)富铁苦橄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全岩主微量元素、Sr-Nd-Os同位素和原位橄榄石斑晶分析研究,并结合高温高压实验和地球物理观察结果,阐释了地幔富铁苦橄质熔体的成因机制及相应的深部地球动力学过程。

该研究团队发现,Fe、Y和Yb在石榴石中的相容性具有强烈的压力依赖性,提出了无棣富铁苦橄岩中的过量铁和解耦的Y/Yb比值可归因于再循环下地壳榴辉岩中石榴石熔融(上地幔深度:>5 Gpa),而不是起源于核幔边界的富铁熔融层。无棣深部地幔高温富铁熔体的存在会导致该区地幔熔融层密度显著增加和地震剪切波速明显降低。这一发现可以很好地解释临近渤海湾深部上地幔的异常低地震波速,同时揭示了华北新生代地幔异常与中生代再循环下地壳之间的内在联系。

该项研究成果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Grants 41530211,41503020与41125013)和教育部111计划等项目的联合资助。论文通讯作者为刘勇胜教授,论文第一作者为张军波博士。

论文链接: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16703716306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