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王小龙 张妍 )近日,我校地球科学学院和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颜佳新教授团队成员,2017级博士生陈发垚以论文第一作者,联合英国利兹大学Paul B. Wignall教授和长江大学罗进雄副教授,在国际著名地学期刊《Earth-Science Reviews》(地球科学评论)(T1, IF=7.051)上发表题为“Alatoconchids: Giant Permian bivalves from South China”(翅蛤:来自华南的二叠纪巨型双壳)的研究论文。论文确认了巨型双壳翅蛤科(Alatoconchidae)化石在华南早-中二叠世地层中的广泛分布,并较为详细地记述了华南30余处化石的保存状态、共生生物、围岩的岩相和地层序列等特征;在全面综述国外学者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华南地区的材料,论文针对翅蛤科化石的生态习性、环境分布、壳体的埋藏保存等提出了新的认识。
二叠纪翅蛤是古生代已知最大的双壳类化石,最大个体可长达一米。它们壳型奇特,壳体在垂直铰合面方向极度扁平,两侧呈翼状,因此得名翅蛤。在古地理分布方面,翅蛤仅仅局限于低纬度热带地区,是特提斯洋暖水生物群的典型代表。华南板块二叠纪时期位于古赤道附近,是东特提斯洋地区的主要地体,广泛发育暖水碳酸盐沉积,数十年来一直没有翅蛤化石的文献报道,曾令相关研究者十分困惑。本次研究的发现,既证实了国外学者三十多年前的推测,也完善了二叠纪不同水温动物群的序列(如非暖水环境的Monodiexodina温凉水生物群、Eurydesma冷水动物群)。
颜佳新教授团队最早2007年在贵州贵定闻江寺剖面茅口组灰岩中发现了一种密集成层保存的大型化石,多年来一直保持对这类化石的关注。团队成员通过整合一系列在岩石露头表面收集到的化石不同部位、不同方向的切面,恢复了这类化石的立体形态;同时结合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化石壳层的显微结构特征,最终确认了这类化石就是国外已经多次报道的翅蛤类巨型双壳化石。广泛的野外考察和文献调研发现,翅蛤在华南地区早-中二叠世地层中其实十分常见。不过由于翅蛤化石通常密集成层保存于致密灰岩中,完整的实体标本极难获得,而化石的壳体又极度扁平,使得化石层呈片状物堆砌外貌,以致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国内学者将其解释为一种形似荷叶的大型藻类,称之为“荷叶藻”。研究团队在确认化石属性之后,对代表性的剖面都开展过针对性的化石甄别和沉积学研究工作。
与国外其他地区一样,华南地区翅蛤也只分布在空谷期(Kungurian)早期至卡匹敦期(Capitanian)晚期的地层中,因此可以作为前乐平统生物灭绝事件中灭绝生物的典型代表。有关该化石的深入研究,毫无疑问将对全面认识该生物灭绝事件的性质与特征、探讨前乐平统生物灭绝事件与同期其它特殊地质事件(如全球性海退、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之间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该研究成果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472087, 41402089)资助。论文第一作者为我校地球科学学院2017级博士生陈发垚,师从颜佳新教授。
原文链接:Fayao Chen, Wuqiang Xue, Jiaxin Yan*, Paul B. Wignall, Qi Meng, Jinxiong Luo, Qinglai Feng, 2018. Alatoconchids: Giant Permian bivalves from South China. Earth-Science Reviews, 179: 147–167.
https://doi.org/10.1016/j.earscirev.2018.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