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王小龙 成中梅)近日,国际权威地学期刊《Geology》刊出了我校地学院和生环国重宋海军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A dolomitization event at the oceanic chemocline during the Permian-Triassic transition。论文第一作者为我校地学院2016级博士生李明涛,通讯作者为宋海军教授。我们对论文的第一作者李明涛同学进行了访谈,内容摘录如下:
研究方面
祝贺您的文章《A dolomitization event at the oceanic chemocline during the Permian-Triassic transition》发表在《Geology》,这是一个怎样的课题,能给读者们简单地介绍一下吗?
谢谢。这个课题是我们团队在西藏野外工作的时候提出来的,野外工作时,我们发现在西藏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普遍发育了一套白云岩,当时,我们就注意到这个现象很奇特,因为,白云岩通常发现在浅水相中,而在西藏发现的白云岩都发育在较深水相中。之后,我们统计了全球22条二叠纪-三叠纪的碳酸盐岩剖面,发现,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在全球中深水相都发育了一套白云岩。根据这一发现,我们对这套白云岩进一步做了岩相学及地球化学分析,发现这套白云岩里含有大量微生物结构,对应的沉积古海洋为缺氧的海水环境。因此,我们提出了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全球海洋发生了一次白云岩事件,而缺氧环境下硫酸盐还原菌的爆发可能是这次白云岩事件的诱导因素。
研究小组行走在青藏高原上(中间为李明涛)
在进行研究的时候,是否遇到过一些困难?是如何克服的?
是的,确实在研究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我之前硕士阶段是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之前的研究方向是陆相碎屑岩沉积,跟现在的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差异很大,来到这边以后相当于一切从零开始,因此,刚开始的研究工作难度很大。我是一边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一边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工作中。虽然压力很大,但是,在这种“现学现卖”的模式中,慢慢地也就将我的研究领域的要点掌握了。
研究中发生过哪些趣事或者难忘的事,可否与大家分享一下?
是的,这篇论文的经历也是蛮有趣的。之前论文写好后投到了GEOLOGY期刊上,审稿意见是:三个审稿人,两个给的过,一个审稿人反对。之后,我们修改后投到另一个期刊,结果又送到之前反对的审稿人手里,该审稿人主动联系我们,想跟我们合作。这个审稿人还是很认真负责的,他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材料,并且给我们提供了更为合理的处理方法,最后,还给了我们很多修改意见,因此,我们非常感激这位审稿人,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是学习到了很多。
关于未来阶段的学习与就职,您有哪些规划?
目前,我已经申请并获得了学校的研究生国际合作与交流基金资助,因此,未来半年将去往英国和那边的合作者交流学习。
学校与导师
想对自己的导师说什么?
非常感谢我的导师宋海军教授,宋老师是一个很开明的导师,只要你提出的方案合理,他都会不留余力的支持你,因此,在这两年的科研学习中,宋老师给我提供了很便利的实验和科研空间。同时,宋老师也是很认真负责的导师,我16年入学的那一年,他正好去英国做访问学者,那一年,宋老师每一周都会单独找每个同学进行交流,每个同学15-30分钟,我们组有10多个人,想一想就很让人敬佩。
对地大的印象是怎样的?
来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2年了,确实感受到这里的科研氛围很浓厚,每个人都很专注于自己的研究方向。另外,学校的实验条件还是很赞的,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给我提供了非常便利的实验条件,实验数据也非常的可靠。最后一点感触就是,这里的学科交叉也是很好的,每次开会都能听到不同方向的声音,这对于启发我们的科研工作还是很有帮助的。
经验介绍
能介绍一些令自己受益良多的学习及生活习惯吗?
我们团队每年的成果都很丰硕,我觉得这主要源于导师领导的团队风格吧,那我就简单说一下我们团队的科研上的一些习惯吧。我们每两周进行一次组会,组会上我们需要对近期的工作进行汇报与总结,然后大家一起来讨论,科学讨论还是很重要的,很多好的科学问题都是在讨论的时候诞生的。另外,我们的论文开题与答辩之前,导师都会要求我们在组会上预演一遍,这样能够提高我们的汇报质量,同时也会提出很多宝贵的科学问题。最后,我们团队的QQ群也很活跃,大家看到的关于我们方向的新文章,都会上传到群里,让大家第一时间了解到自己的研究方向的前沿问题。
宋海军教授团队合影(前排中间为宋海军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