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协同·修复
2023年心理创伤与危机干预学术研讨会
第三轮通知
党的二十大首次将“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以专章形式写入大会报告,强调“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在信息时代的传播环境下,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会让公共安全形势变得复杂严峻,对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社会风险因素增加,密切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有效调集相关专业学术研究资源,建立和完善社会应急心理服务体系,既是新时代国家开展应急管理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社会治理新常态中保障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重要工作。
本次研讨会主题是:智能·协同·修复,探讨人工智能、人因工效学、心理学、精神卫生学、教育学等相关专业学术研究资源在心理创伤与危机干预领域的交叉融合机制,分享国内外学术界最新研究和实践成果,为高校教师、科研人员、临床工作者、企业技术人员、心理学从业者和爱好者,搭建跨学科、高质量、重实践的学术交流平台。

 
一、会议主题
智能·协同·修复 | 2023年心理创伤与危机干预学术研讨会
二、会议时间
2023年9月22日-24日,详见日程安排
三、会议地点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中国地质大学迎宾楼
 
四、会议形式
线下会议与线上直播同步


五、举办单位
主办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危机干预专委会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委员会
承办单位:
              湖北省心理学会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育研究院
                 湖北省大学生发展与创新教育研究中心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心理科学与健康研究中心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
武汉市武东医院
武汉华夏心灵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湖北省心理卫生协会
湖北省社会心理学会
               北京中科心理援助中心
               武汉市红十字会心理救援队
               武汉市社会心理服务行业协会
六、会议组织机构
名誉主席:赵旭东
主      席:周宗奎
副 主 席:刘正奎 周亮 李毅
学术委员会:
          主    席:江光荣(华中师范大学生心理学院)
秘书长:吴和鸣(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成    员:(按姓氏拼音排序)
安静(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
陈靓影(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
陈润森(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
柯佑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李莉(武汉轻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卢瑾(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科)
李闻天(上海市东方医院临床心理科)
刘振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自动化学院)
刘正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马弘(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乔志宏(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
任志洪(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施琪嘉(武汉精神卫生中心)
谭钧文(广东医科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
童永胜(北京回龙观医院)
王力(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魏卓(武汉十五现代心理科学研究院)
吴才智(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心理学院)
王林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肖水源(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
杨海波(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
余萍(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
赵旭东(同济大学医学院)
钟年(武汉大学心理系)
周亮(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周宵(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
周宗奎(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朱旭(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组织委员会
    主    席:李毅(武汉精神卫生中心,中国地质大学附属武汉心理医院)
    秘书长:刘陈陵(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育研究院)
    成    员:方浩(武汉工程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黄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育研究院)
李良华(武汉华夏心灵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刘连忠(武汉市武东医院)
王伟(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钟宝亮(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中国地质大学附属武汉心理医院)
周洋(武汉社会心理服务指导中心办公室)
会 务 组:  
组长:周春燕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育研究院 )
成员:宋静静  黄满霞  张巍  王煜  杨琴  付焱  黄清  童宇  翟莉娟  孔娟   郭梓豫 
七、日程安排
 
  
   
    | 9月22日报到 | 
   
    | 时间 | 场地 | 项目 | 内容 | 主持人 | 
   
    | 9:00-18:00 | 地大迎宾楼一楼大厅 | 报到 | 参会人员报到,并领取资料 | 会务组 | 
   
    | 9月22日会前工作坊与圆桌会议 | 
   
    | 14:00-17:00 | 东教综合楼B306 | 工作坊一 (线下) | 家庭治疗师视角下的过度忠诚与创伤代际传递 | 谭钧文 | 
   
    | 14:00-17:00 | 东教综合楼B106 | 工作坊二 (线下) | 基于AI绘画的心理创伤疗愈 | 魏  卓 方  浩 | 
   
    | 14:00-17:00 | 东教综合楼B108 | 工作坊三 (线下) | 青少年的非自杀性自伤的研究进展和治疗思路 | 余  萍 王  牮 马  旻 | 
   
    | 14:00-17:00 | 东教综合楼B307 | 工作坊四 (线上+线下) | 员工心理援助EAP工作坊 | 李良华 周  洋 | 
   
    | 19:00-21:00 | 迎宾楼三号会议室 | 圆桌会议 | AI与心理治疗的跨界对话 | 吴和鸣 | 
   
    | 9月23日会议第一天 | 
   
    | 时间 | 场地 | 项目 | 内容 | 主讲人 | 主持人 | 
   
    | 8:30-9:20 | 迎宾楼报告厅 | 开幕式 (合影) | 柯佑祥 | 
   
    | 9:30-10:30 茶歇 10:40-12:00 | 迎宾楼报告厅 | 主旨报告 | 重大突发事件后心理援助与危机干预 | 刘正奎 | 李  毅 吴和鸣 | 
   
    | 社会支持在危机干预和自杀预防中的作用 | 周  亮 | 
   
    | 创伤应激与心理病理 | 王 力 | 
   
    | 中学生的心理创伤 | 肖水源 | 
   
    | 青少年心理问题干预中的家校医合作协同 | 乔志宏 | 
   
    | 创伤后应激障碍青少年注意加工缺陷特异性及其干预启示 | 杨海波  | 
   
    | 创伤与双相情感障碍的前世今生 | 李 毅 | 
   
    | 午餐/午休(12:00-14:00) | 
   
    | 14:00-17:30 | 东教综合楼B106 | 分论坛一 灾害心理与创伤修复 | 创伤修复-一个艰难的话题   | 马  弘 | 陈  静 黄满霞 | 
   
    | 重大灾难后青少年创伤心理的变化及代际影响 | 周 宵 | 
   
    | 中国青年灾民心理创伤症状的轨迹发展研究 | 石 薇 | 
   
    | 创伤记忆的植入:权威解释的作用 | 朱 旭 | 
   
    | 模糊丧失:记忆及叙事处理缺陷 | 黄满霞 | 
   
    | 龙卷风灾害后的创伤后应激障碍与创伤后成长  | 刘连忠 | 
   
    | 心理健康权视域下的心理创伤干预 | 盖艳伟 | 
   
    | 14:00-17:30 | 东教综合楼B108 | 分论坛二 心理创伤与智慧干预 | 孤独症儿童智能化评估与教育干预 | 陈靓影 | 黄  海 宋静静 | 
   
    | 沉浸式虚拟空间赋能艺术疗愈设计 | 李 莉 | 
   
    | 数字曼陀罗涂色对缓解焦虑的成效与作用 机制研究 | 李轶南 | 
   
    | 小丑照顾在精神障碍患者中的研究进展 | 陈婷婷 | 
   
    | 基于近红外技术的抑郁症精准诊疗研究 | 张 妍 | 
   
    | 智慧干预:计算精神病学从研究到产业化 | 耿海洋 | 
   
    | 探索AI驱动的基于非结构化心理的心理状态评估   | 任永亮 | 
   
    | 情感计算在危机干预热线中的应用 | 刘振焘 | 
 | 
   
    | 晚餐/休息 | 
   
    | 19:00-21:00 | 东教综合楼   B106/B108 | 研究生 论坛 | 待定 | 王  煜 方  浩 | 
   
    | 东教综合楼B306/B307 | 研究生 论坛 | 待定 | 杨  琴 刘振焘 | 
   
    | 9月24日会议第二天 | 
   
    | 8:30-10:30 | 东教综合楼B106 | 分论坛三 自杀预防与危机干预 | 中国“生命守门人”青少年自杀预防干预研究  | 陈润森 | 刘连忠 周春燕 | 
   
    | 自杀风险评估与干预中的若干问题 | 吴才智 | 
   
    | 心理热线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 童永胜 | 
   
    | 非自杀性自伤与自杀的关联性研究进展 | 卢 瑾 | 
   
    | 青少年自杀预防的思考 | 安 静 | 
   
    | 8:30-10:30 | 东教综合楼B108 | 分论坛四 心理创伤与文化 | 心理创伤与文化的关系及其疗愈特点 | 施琪嘉 | 钟宝亮 张  巍 | 
   
    | 实验传记与心理创伤代际传递 | 吴和鸣 | 
   
    | 历史之殇——南京大屠杀带来的心灵与文化创伤 | 厉舒晴 | 
   
    | 女鬼与女性创伤—以《太平广记》为例 | 宗舒晓 | 
   
    | 跨文化迁移背景下的无家可归与身份认同 | 陈 静 | 
   
    | 10:50-11:30 | 迎宾楼报告厅 | 主旨报告 | 心理干预的伦理问题 | 赵旭东 | 刘陈陵 | 
   
    |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数字化干预 | 任志洪 | 
   
    | 11:30-12:00 | 迎宾楼报告厅 | 闭幕式 | 侯志军 | 
   
    | 离会(12:00-24:00) | 
   
    | 14:00-17:00 | 东教综合楼B106 | 会后工作坊(免费) | 小步成长——绿房子在武汉的实践 | 齐华勇 | 
  
 
 
 
八、住宿信息
(一)校内住宿
 
  
   | 地址 | 价格 | 房型 | 房间图片 | 
  
   | 迎宾楼 | 288元/天 | 标间 |  
 | 
  
   | 惠宾楼 | 350元/天 | 单间 |  
 | 
 
(二)校外酒店(参考)
 
  
   | 酒店 | 价格 | 房型 | 房间图片 | 
  
   | 汉宸公寓酒店 (鲁磨路369号) | 218元/天 | 单间 |  
 | 
  
   | 汉宸公寓酒店标间 | 228元/天 | 标间 |  
 | 
  
   | 丽枫酒店单间 (鲁磨路243号国光大厦A座1层) | 288元/天 | 单间 |  
 | 
  
   | 丽枫酒店 | 288元/天 | 标间 |  
 | 
  
   | 备注:汉宸公寓酒店至迎宾楼步行10分钟,丽枫酒店至迎宾楼步行14分钟。 | 
 
 
九、报到、用餐地点
报到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迎宾楼(定位)
用餐:震旦园食堂
迎宾楼位置概况及会议行程路线请查看附件。
十、会议费、食宿等费用
 
本次会议注册费580元(含23、24日午餐),与会人员往返交通费、其他食宿费等需自理(8月31日前报名优惠价500元,三人团报优惠价500元,全日制在校学生优惠价300元)。
线上会议收费8折,400元/人(保留回放半年)。
工作坊收费300元/人。
本次会议一律采取线上网络注册报名方式。请确认参会人员点击链接或扫描二维码登录按照要求填写。
注册系统链接:https://huaxiaxinli.mikecrm.com/m0RofQY  
二维码:
 
 
会务费收款方式:1、注册参会时在线支付;2、对公转账:武汉华夏心灵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开户行:光大银行武汉市洪山支行,账号38370188000043447,转账附言请注明“研讨会+参会人员姓名”。
 
十一、赞助招募
诚挚邀请各企业、单位积极支持本次研讨会,共同促进心理健康行业繁荣发展!详情见(赞助邀请链接)
十二、会务组的联系人及方式
         黄老师18986282388
       郭老师15910967132
       周老师15807197635
       付老师15926473089
       黄老师15871465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