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关于开展2025年研究生课程与精品教材建设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来源: 作者:发稿时间:2025-09-16 09:01浏览次数: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打造一批具有学科专业优势和特色的高水平、高质量的研究生教材,提升研究生教学和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教研〔20232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课程与精品教材建设项目管理办法》(中地大研发〔202263号)等文件精神,现组织开展研究生全英文国际化课程、研究生高水平课程、研究生课程思政、研究生精品教材建设四类项目的申报工作,具体通知如下。

一、建设内容

(一)研究生全英文国际化课程

1.课程建设要突出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体现对研究生追踪学术前沿知识能力的培养。

2.申报的课程应是教学质量高、学生受益面较广的学位必修课,以传授专业知识、提升专业外语水平为核心目的,使用高质量的外文教材、讲义或文献,在教学中使用英语作为教学媒介语言进行专业教学。鼓励聘请国外高水平学者授课,或者由多位国外学者一起联合分段授课。

3.课程建设内容包括先进英语教材的引进与建设、英语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优秀英语教学课件的制作、英语教学经验的总结等。

(二)研究生高水平课程

1.重点支持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课程、案例教学课程以及与工程硕博士培养紧密相关的高水平课程建设。主要包括:

1)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核心课程;

2人工智能赋能研究生课程建设(鼓励从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管理智能化等方面探索人工智能技术用于研究生高水平课程建设的应用场景);

3)研究生高水平慕课;

4)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课程(案例教学授课学时不少于总课时的50%。每门案例教学课程至少应包含视频案例、文字案例等5个案例,每个案例须撰写案例教学指导书);

5)工程数学、工程管理与工程伦理类的素养模块课程;

6)工程创新与产业技术发展的工程前沿技术模块课程;

7)校企共建的工程系统思维模块课程(要求企业专家能够承担20%以上的课程教学任务,能够将企业优质思政元素与工程硕博士教育深度融合);

(8)博士研究生《科学方法论》课程改革;

2.学术型研究生高水平课程内容应体现所在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反映本学科的新理论、新方法、新体系。

3.专业型研究生高水平课程内容应体现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在课程建设中加大实际案例教学、团队协作能力训练、职业素质训练的比例。

(三)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

1.课程应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2.课程应注重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结合所在学科专业、所属课程类型的育人要求和特点,深入挖掘梳理课程的思政元素,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科学设计课程目标、教学方案和教学课件,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3.鼓励支持任课教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机融入课程思政。

(四)研究生精品教材

1.教材应结合自身特点有机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相关内容,实现教材全覆盖。

2.学术型研究生精品教材内容应体现学科前沿和最新研究成果,反映本学科的新理论、新方法、新体系,在国内同类教材中处于领先水平。

3.专业型研究生精品教材内容应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与应用相结合,加大案例分析与设计的比例。

4.教材应当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潮流,鼓励编写新形态教材,优先支持符合研究生教育数字化需要的数字教材。可参与申报的研究生数字教材包括以下两类:(1)已出版发行、使用效果良好、拟以数字化形式修订再版的教材;(2)计划或正在编写拟出版的教材。

5.优先支持申报交叉学科研究生高水平课程教材。

二、申报要求

1.申报课程必须是相关学科2023年版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的学位核心课程。申报精品教材必须是相关学科2023年版研究生培养方案学位核心课程的教材,教材出版后用于该核心课程的教学。

2.研究生全英文国际化课程申报负责人须是学术造诣高、具有国外学习(访学)一年以上经历或能熟练进行英文教学的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课程应明确国外一流学者聘请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安排、教学组织形式等内容。受聘者应为国(境)外位居世界大学排名前列的高校或学科(学科领域)的副教授以上或海外其他高校具有教授职称的专家、学者。

3.研究生高水平课程申报负责人须是学术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具有国外学习(访学)一年以上经历或能熟练进行英文教学的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

4.研究生课程思政申报负责人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师德高尚、政治立场坚定,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学术水平。

5.研究生精品教材建设申请人(主编)应为承担学位核心课程教学的教师,具有丰富的研究生教学实践经验,原则上应具有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及以上职称。

三、项目管理

1.项目采取个人申报、培养单位审核推荐、专家评审、研究生院复审公示的基本流程。

2.各培养单位要围绕学科建设需求进行推荐遴选,组织项目申请人根据本申报通知,在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中如实填写申报材料(操作流程见附件1)。项目申请人完成系统提交后,将导出的申请书(一式6份,A3纸双面打印、中缝装订)交所在单位审核、签署意见并盖章。

3.研究生课程与精品教材建设项目建设周期为2年。项目实行动态管理,研究生院负责采取多种形式组织中期检查,并在项目建设期满后,组织专家进行结题验收。对于检查验收结果较差的项目,将视不同情况给予暂停项目、撤销项目等处理。

4.对于获批立项的项目,由各培养单位根据实际需要给予相应经费资助,保障项目建设质量。对结题验收结果优秀的项目,研究生院将视情况给予奖励性经费支持。

5.各培养单位要高度重视研究生课程和精品教材建设,对标对表学位点申报和评估条件,合理规划课程和教材建设布局。2025年每个培养单位至少建设1门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以示范为引领,深入推进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研究生课堂教学改革。B+及以上学科的培养单位每年须建设1个研究生精品教材项目。

四、时间安排

请各培养单位将申报信息汇总表电子版(确保与申请书有关信息保持一致,附件2)和项目申请书纸质签字盖章版于20251017日下午1700之前报送研究生院406办公室,逾期将不再受理。

联系人:张老师,电话:67885155,邮箱:ypyc@cug.edu.cn.

                                                  研究生院

                                                                                                                               2025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