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罗映娟)2025年5月8日,“霜影银辉 器蕴华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鹤庆银器锻制技艺作品展”开幕式暨守正创新学术研讨会,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圆满举办。本次活动由鹤庆县文化和旅游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联合主办,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首饰系、大理传统工艺工作站鹤庆基地(李小白银壶工作室)承办,旨在推动鹤庆银器锻制技艺的传承、传播与创新发展。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尹作为院长、大理白族自治州文化和旅游局杨骏腾副局长,湖北省工艺美术协会范国忠理事长分别致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党委书记薛保山宣布展览开幕。此次共展出160余件云南鹤庆银器作品,创新运用铜包银、铁包银等新材质,融合锻打、镶嵌、掐丝、錾刻等传统工艺,展现出传统与创新交融的独特魅力。

开幕式参会代表合影
下午,鹤庆银器锻制技艺守正创新学术研讨会举行,来自湖北美术学院、湖北工业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武汉设计工程学院和湖北省博物馆工艺美术研究中心等机构代表出席,共同围绕校地产学研合作交流及非遗技艺守正创新两大核心主题展开深入探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鹤庆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负责人孙仲鸣主持研讨。

学术研讨会现场
大理白族自治州文化和旅游局杨骏腾副局长以鹤庆银器产业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市场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并指出产业当前面临的困境。鹤庆县文化和旅游局非遗保护中心主任王军详细阐述银器锻造技艺的历史渊源与传承现状。强调传统工艺振兴与跨界合作带来的创新机遇,同时提出构建手工银器锻制技艺的产品标准体系的重要性。湖北省工艺美术协会理事长范国忠呼吁加强行业产学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让非遗技艺在传承创新中适应市场,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湖北省博物馆工艺美术研究中心主任杨小婷提出在产品开发中大胆跨界创新,聚焦年轻消费群体,强化行业标准设立与知识产权保护。在研讨环节,非遗传承人代表与武汉高校代表就“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融合”“非遗技艺的市场化探索”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
此次活动不仅是对鹤庆银器锻制技艺的集中展示,更为非遗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学术支撑与实践方向。“鹤庆银器锻制技艺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不仅是一场展示传统工艺魅力的文化盛会,更彰显了政府、产业界、教育机构与研究单位等多方力量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面的深度合作。
(珠宝学院来稿 原链接:http://zbxy.cug.edu.cn/syxw/show-880907.html)